缙云立足生态优势,培育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
茶为国饮,生于中华大地。中国是世界产茶饮料最早、茶文化发源的国家,缙云产茶亦有千年历史。如今,缙云人更注重把茶文化和发展茶科技结合起来,使茶科技与茶文化成为振兴茶业的“鸟之两翼”,以文载茶,以茶兴业;把茶文化研究与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以茶会友,以茶养生;把弘扬茶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茶文化交流,创新拓展时代茶文化的内涵、功能和形式。可以说,茶在缙云,已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
【茶,一种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由茶繁衍形成的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饮茶、品茶已成为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公务活动、结社交友、商贸往来、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随之兴起并迅速发展的茶文化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缙云山清水秀,产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且茶叶品质优异,早在明代就曾被列为贡茶。明万历《括苍汇记》载有“缙云物产多茶”;“缙云贡茶芽三斤”。清道光年间《缙云县志》载:“茶,随处有之,以产小筠、大园、柳塘者佳。括苍云雾茶亦为珍品”。2013年底,缙云应运而生的缙云县茶文化研究会,为我县专家学者、文人墨客探讨茶文化精髓,凝聚我县茶文化内涵,提高缙云茶品牌的知名度,开展海内外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对于传统茶文化传承、开展茶文化研究、推动茶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繁荣缙云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促进茶的文学创作,引导茶业产业链的拓展和深化,倡导“茶为国饮”的和谐社会风尚作出了贡献。
【茶,一个产业】 缙云,享有“中国名茶之乡”美誉,是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及有机茶的一类适生区。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环境,蕴育了缙云黄茶、仙都笋峰茶和缙云红茶,形成了“红黄绿”三足共立的茶产业格局。所以说到游仙都,品茗茶,需“三品”,才算圆满。
一品“缙云黄茶”。“缙云黄茶”并非传统意义的黄茶,而是缙云绿茶衍生出的一种独特品种,是我县茶产业主推的一个高端茶品,以其“三黄透三绿”的独有品质:即外形色泽金黄透绿、汤色鹅黄隐绿、叶底玉黄含绿,惊艳挤身品种繁多的高端茶叶市场。在省内外各类展销会中,缙云黄茶屡屡获得嘉奖,吸引宾客和各类媒体视线。在2011年省农博会上,“缙云黄茶”吸引了参观宾客的眼球,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业内人士的赞扬、参观市民的认可。同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浙江大学等十多位专家高度评价。“缙云黄茶”在杭州举办的浙江省·静冈县2012绿茶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义乌举办的浙江首届茶文化博览会等进行了展示活动,得到了众多品茶爱茶者的赞赏。2012年6月,“缙云黄茶”荣获浙江省·静冈县2012绿茶博览会金奖;2012年11月,“缙云黄茶”荣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新产品金奖;2012年12月,“缙云黄茶”荣获首届丽水香茶茶王特别奖;2013年8月在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斩获特等奖,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4年获第九届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及指定用茶。
二品“仙都笋峰”。说起缙云绿茶,首先想到的便是“仙都笋峰”茶。“仙都笋峰”是浙江名牌农产品,该茶外形扁平秀挺、香气浓郁持久,常带有兰花幽香,滋味甘醇怡人而享有盛誉。30多次在全国各种茶博览会、农博会、中茶杯等名茶评比中荣获金奖, 2011年“仙都笋峰茶”成功注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成为中国茶叶博物馆第11个馆藏标准名茶;2010年被荣幸确定为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的官方指定用茶,并荣获“世博之旅·浙江十大旅游名茶”;2009年、2010年连续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11年,被选定为第22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暨第六届浙江绿茶博览会指定用茶,并荣获本次博览会金奖;2012年,被选定为浙江省·静冈县绿茶博览会指定用茶,并荣获本次博览会金奖;2013年荣获浙江绿茶(南京)博览会金奖等。2014年,
三品缙云红茶。“缙云红茶”外形细紧秀丽、色泽乌润,香气蜜香浓郁,汤色清澈红亮,滋味醇厚甘爽,叶底细嫩明亮的品质特征博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如缙云县黄贡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仙都黄贡红茶,2012年在第二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中荣获金奖,2013年6月获浙江省首届“浙茶杯”金奖及2013年8月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其产品非常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据统计,全县现有茶园面积5.61万亩(其中黄茶面积0.41亩),投产茶园5.1万亩;2013年底,全县茶园无性系良种率占75.9%;茶叶产量1165吨、茶叶产值1.9亿元。从当前看,缙云茶叶当前仍处于一种大而不强的局面,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我县茶业要大要强,打造特色品牌是必经之路。因此,近年来缙云县委、县政府及农业部门在品牌打造上下了重拳,围绕“品种、品质、品牌”不断加速茶叶转型升级步伐,取得较大地发展,正如2010年5月25日的浙江日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缙云茶叶发展正是浙江绿茶发展一个缩影。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系列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其中对以黄茶产业为主的茶产业提出了具体扶持措施,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缙云茶产业,古有浓厚历史积淀,现有强劲的政策引擎,缙云茶叶有如插翼之虎,大有可为。
【茶,一种精神】 缙云茶叶历史悠久,近千年来得到了较好才传承和发展,得益于产业基础和缙云历代茶农的一种“老黄牛”的精神,茶农只有心怀如茶一般的生活态度,缙云茶人对一片茶叶的悉心呵护,方能制作出此般好茶,这正中国茶文化精髓的体现,也是“缙云茶人精神”的一种体现。主要体现在四个字上:
德。重德,是中国茶文化精神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缙云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和。尚和,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俭。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体现缙云茶人勤俭持家的质朴形象。
真。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这也正是当代浙江人“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一种体现。
联系人:潜先生
手机:13957095288
电话:0578-3192888
邮箱:zjxdhg@163.com
地址: 浙江省缙云县胡源乡茶源茶产业示范园